老朱原创第26回:亚马逊刷单和Review,你 怎么理解?

85次阅读
没有评论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头条号,微信公众号: 跨境电商粤字头。请帮忙转发,感恩!

不止是国内的某宝,亚马逊的江湖中也存在着刷单的现象。其中,不乏有部分卖家从中获利,尝到了甜头。如果你有120%的把握,我不排斥你赌一把。我也会刷单,每个李思婷刷5个,算么?

刷单方式(点到为止):

一个账号,设置自配送跟卖自己

两个账号,小号跟卖大号,做自配送

Gift Card给Top Reviewers

公司自建刷单团队,配置N个VPS和IP地址,买买买

外包给刷单公司

优点:

快速拉升排名

快速累积产品Reviews

快速累积店铺Feedback

快速引入自然流量

快速提高转化率

天大的好事吧,啥?你心动了,送你俩字:蛋定

关于刷单,不谈技术,只谈逻辑

缺点:

占用的人力,财力甚至超过年营业额过亿的团队,开支。无论本地刷还是FBA刷。有这种团队和资金,你为什么要刷?为什么不是把精力集中在产品开发上?

Reviews容易被删除。早些年还好,尤其现在的亚马逊,视刷单为毒瘤,费那么大的劲刷了一批Reviews,随时会被亚马逊秒删,对这种极不“负责”的结果,为什么还要折腾呢?同样的资源,为什么不是在产品和独立站上下功夫呢?

无视产品真实回馈。嘻唰唰,嘻唰唰,欧耶。爽的你五体投地,云里雾里,鬼还管他自然流量的订单反馈。差评逐渐显露,退单逐渐增多,为了拉平指标,倒逼着你不得不继续刷刷刷。捞一把走人?那还在坚持什么?长久赚钱?逻辑不通。回炉重造?黄小虎说:没 那么简单

账户随时会挂。这个就大条了,刷单成本还没收回,是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资金链是不是立马断裂?账户未结算的美刀6个月后是否能到手?FBA的货怎么办?弃置,放第三方海外仓,继续放在亚马逊仓库,统统要钱的来摆平的。你知道刷的越牛X,后台余额和FBA的货值会让你一夜回到58年么?以你的承受能力,思想上和资金上,甚至你的家庭能撑得住么?

总结风险。如此风险存在,你又想多活几天,没道理。少活几天,快速捞钱,成本在,有难度。去掉真实货物和运费成本,好了,性质变了,刷单升级,直接演变成欺诈账户。时至今日,一批又一批的欺诈账户倒下。你还想尝试么?兄弟

刷与不刷,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赚钱。选品是重中之重。用刷单者极致思维的8成功力。足以打造出一个优秀的产品线。何况,即便刷单,不也是想让产品卖得好,利润高,赚钱多么?目的是一致的,为何不去走正道呢?

我的理解:

首先,我理解的Review更多的权重是体现在转化率上。非真实订单产生的Review

达到一定比例(约30%),亚马逊会判定为刷单。真正合规的测评,只是在亚马逊允许的范围内被承认的,也即合法的刷单。李思婷拥有大量的Review,确实对转化率,权重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而且,作用很强。但是,不可强求,操之过急

去年亚马逊针对Review政策的调整,限制了免费和大折扣送测的方式。Review最下方也变为:See all verified purchase reviews (newest first)。原Top Reviewers每周只能提交5个不带VP的评价。我不认为这是坏事情。大家获取带VP标志的评价都相对变少了,这也是去年旺季大部分老卖家业绩翻3-5倍的一个重要原因。亚马逊也并没有完全堵死测评的入口,既然测评人还可以留评,那么,我们还是可以在亚马逊允许的范围内操作的

对于新账号来说,完全可以在亚马逊的政策范围内操作。而且,全新的李思婷无需太多评价,3-5个足矣。只是,Review的质量需要把控一下。做到了,事半功倍,出单完全不是问题

回归到商业本质,刷单者只是想走捷径,一劳永逸。终归都是想赚多些钱,早些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和家庭的物质需求。不就这么回事么?

对于新卖家,没资源,没技术,没靠谱的人帮你,别尝试

对于老卖家,有资金,有团队,有头脑,也有风险,别刷了

对于刷单获利者,真的很有才,换个思路,也换个活法吧。其实,你可以做的更好

好产品才是王道。认认真真选品,为自己的产品取个有意义的商标,打造一个小有名气的品牌,不更好么?

老朱语录:

小刷我怡情,猛刷你伤身

Review,它来得越快,你走的越快

Review是约炮,刷单就是嫖娼了哦

有效的做好自己的测评,让别人刷去吧

刷 多了就成刷单了,少了就是测评Review了

没事探探地铁沿线的楼盘,跟着看房团,还包中餐

我,曾在这里爬起来。你,就不要再在这里跌倒了---粤字头老朱

事件不同,道理相通。对比你的经历和现在,是否似曾相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粤字头老朱,祝各位大卖!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头条号,微信公众号: 跨境电商粤字头。请帮忙转发,感恩!

你有何疑问或好的建议,烦请在评论区留言,老朱我尽力回复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