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谈:TikTok商业战争背后的逻辑

85次阅读
没有评论

最近一个月各大新闻网站的财经头条无一例外被TikTok在美国的商业战争占据着,关于TikTok的命运传闻也是一天一个样,一会儿说字节跳动铁骨铮铮主动放弃美国市场的;一会儿说TikTok将脱离母公司,由红杉资本和泛大西洋组成的财团接手的;又有说财团方案被否决,美国微软即将接手的,还有说微软方案被“川普”否决,彻底断绝TikTok在美国的业务发展的;目前最新的消息是说“川普”给TikTok四十五天的时间与美国政府、微软协商一致向微软出售,并且美国政府必须从这笔交易中获得“保护费”。为避免读者产生混乱,读者可参照关于TikTok新闻时间线理解本文章:

图源网络

笔者再补充一下8月的时间线:2020年8月1日,“川普”宣布计划动用行政命令禁止TikTok在美运营,并反对微软收购;2020年8月2日,英国路透社消息称,据两位知情人士2日透露,“川普”已经同意给字节跳动45天时间协商向微软出售TikTok事宜;2020年8月3日,字节跳动官方发布动态称被竞争对手Facebook抄袭和抹黑;2020年8月3日上午,微软对媒体声称将继续商讨收购TikTok在美业务;2020年8月3日中午,字节跳动CEO张一鸣发布公司内部全员信,信中称“不放弃探索任何可能性”;2020年8月3日下午,字节跳动就TikTok总部选址一事回应媒体称:我们的确在探讨在美国之外设立TikTok总部的可能性;2020年8月4日上午,“川普”表示,作为交易的一部分,TikTok的交易应向联邦政府支付“大量资金”。而与此同时,TikTok方作出的回应包括:7月21日,在美国众议院通过制裁法案的第二天,TikTok公开表示,计划未来三年在美国增加约1万个工作岗位(注:TikTok目前在美国约有1400名员工,而2020年1月时,TikTok在美员工人数不足500名。);7月29日,TikTok新任CEO凯文·梅耶尔发表公开声明称,将公布驱动TikTok内容审核算法的代码,以便专家可以实时观察其执行情况,凯文还表示,TikTok将在洛杉矶成立一个透明和问责中心,以进行审核和数据实践。然而TikTok这一系列增加投资和就业岗位的友善表态并未得到美国政府的缓和对待。

美国政府这一系列制裁操作难道仅仅是因为美媒官方所称的“由于TikTok涉及美国网络安全或用户数据隐私的问题”吗?当然不是,真实原因的精彩程度远远超过这套官方说辞。以下仅为笔者主观分析:首先,TikTok在美国的月活用户在3000万左右,在美国“Z世代”的受欢迎程度足以与老牌社交龙头“Facebook”抗衡(这也是Facebook总裁扎克伯格急不可待在国会反垄断听证会上称“中国从美国科技公司窃据技术是有证据的”的原因),美国政府不会允许中国企业所拥有的APP在美国拥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更不会允许这个APP中存在对自己竞选不利的视频内容;其次,美国大选即将于今年10月开始投票,由于TikTok的受众多是“无投票权或懒得投票”的年轻人,所以“川普”也不在意失去这部分选票;再次,“川普”强制让TikTok完全变卖给美国公司也是一种讨好硅谷巨头的表现,无论是微软还是其他科技巨头,都可以看到“川普”的实力,以此为契机争取硅谷10月的选票;最后,笔者认为,资本社会中,政治家们的游戏从来都是为了争取自己的最大的政治利益,而TikTok正是政治博弈中的一个靶子、一个借口,这场商业战争背后逻辑的本质还是:没有底牌占据主动权的TikTok,落后就要挨打。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