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中国孩子似乎已经习惯当一个默默无闻的“配合者”。这种现象在留学生之间尤其普遍,上课坐在后几排、体育课站在队伍末、参与团队活动也只是听从队长的安排,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或许坐在后排的学生成绩并不差,队伍末的学生跑的也不慢,参与集体活动也能够很好的完成个人任务。但一直在思考和协调的“领导组织者”,总是能够收获更多的目光,也意味着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所以无论是在申请美高还是冲刺藤校,“领导组织者”在激烈的“申请战役”中脱颖而出的几率也更大。或许从配合者变为领导者有许多条件限制——擅长的领域、条件的支持、发展的环境等。可如果你想真正的做出转变,建立一个美高社团,就可以满足上面的所有的条件。
建立社团真是的一件一劳永逸的事
询问起毕业于乔特罗斯玛丽中学的Allen老师读高中时建立社团的初衷,他表示道:
“功利一点讲:对于顶尖私立寄宿美高的学生来说,成立社团就跟“取得高GPA成绩”一样,是顺理成章的必备事项。尤其是以藤校为目标的学生,“成立社团”这一项无论是在文书还是在推荐信中一定会出现,我不去做肯定会落后一步。
但从个人价值来说,组建社团是从服从安排的配合者转变成组织安排的领导者,整个过程下来收获的好处远不止“申请加分”,更多的是对个人能力的巨大提升。尤其是习惯了默默无闻的中国孩子,能主动去组织建立社团真的收获颇多。”
的确,顶尖美高对于学生社团十分重视。就拿大名鼎鼎的Phillips Exeter Academy来说,它拥有90个学生社团,涉及学术、招生、文化、烹饪、舞蹈、戏剧、环境、社会服务、游戏、健康、语言、文学、音乐、政治、宗教、出版、电台、体育、视觉艺术、特殊兴趣等二十个门类。
仅体育俱乐部,就拥有60个体育俱乐部,涉及20个不同的项目,表演团体多达15个。
现阶段主要的学生社团主要分为六大类:
学术类社团 (数学俱乐部,物理俱乐部, STEM 等) ;
艺术类社团 (舞蹈社,动漫社,话剧社,吉他社,绘画社等) ;
体育类社团 (攀岩协会,足联俱乐部,跆拳道社团,篮球社团等) ;
兴趣爱好类社团 (折纸社,建筑社,烹饪社,机器人俱乐部等) ;
多元文化类社团 (中国文化研究社,非洲学生联盟,日本学生会,LGBT联盟等);
演讲辩论类 (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辩论社团等)。
而Allen老师在高中时期创建社团时建立的“商业课题讨论社团”,便属于学术类社团。
但尽管建立社团在顶尖美高的学生之间已经不算特别的项目,但它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十分光荣的事情。
(1)首先,有资质建立社团的学生一定是学习成绩很好,并且有独特想法的人。学校不会同意一个连自己都打理不好的人来创建社团,所以无论是学生之间还是招生官眼中,能够建立社团是身份和能力的象征。
(2)当社团成功成立之后,学校会在校园会上进行宣布,会有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了解到这个社团,创立者的校园影响力也会进一步的扩大,未来的维护过程也会更加顺利。
(3)学校希望学生能够自由而深入的发掘自己的兴趣,所以也会提供给社团各种便利条件,比如场地、师资等,可以说社团的创立者会在校园内享有更多的“特权”。
建立社团,真的没有那么难
可以说建立一个社团代表着=声望+影响力+申请加成+校园特权。但这些往往被中国学生因为“不了解”和“不敢”而忽略。建立一个社团真的没有那么难,简单来说你只需要三步:
1.拥有想法,询问学校是否可以建立期望的社团。
2.拟写“申请策划书”,阐明建立原因、目的、已有人数、如何运行等细节问题。
3.招兵买马。
1)想法很重要
正值青春期的小留学生们脑海中肯定有许多古灵精怪的想法,他们也担心如果自己想建立一些“非常规”的社团,学校会不会不同意?
其实美高十分看重学生的灵活思维,只要你说明原因并且真的是对学生有利,对学校有利,那么美高十分乐意去帮助你完成梦想,即便有些想法看起来很“不务正业”。比如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西奥兰治高中便成立了一个“抖音俱乐部”(TikTok Club)”,社团活动就是在拍视频、录抖音。
是不是感觉很“不务正业”?但事实上,除了搞笑视频学生还会录许多的记笔记、整理笔记的方法、体育锻炼小诀窍、课外活动经验分享等短视频。学生们也会邀请老师参与TikTok的录制,许多老师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也建立了自己的账户来拉近和学生们的关系。
这不是很棒吗?所以不要吝啬自己的想法,只要是无害的、创意的,相信学校十分乐意支持你的社团建立!
2)不要“拍脑袋决定”,细节要弄清
当然,想法只是种子,让它真正成长起来的是具体的规划。得到了校方的同意和鼓励后,就可以大展身手了。在申请策划书上,你需要明确的写出社团的目的、发展方向、人员预算、资金预算等,这十分考验学生的规划能力和关于未来的思考能力。
一些同学可会感觉很麻烦、很繁琐,但要记住创立社团不光是一个人的事,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寻求朋友的帮助,寻求导师的帮助,
不断地积累经验。
如果你的策划书经过充足的准备、计算、调整,并且后续发展细节清晰明确,相信没有人能拒绝这样一份凝结着汗水和精力的策划书。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商科和金融为目标的学生们偏爱建立社团,并且热衷于写策划书,开玩笑的说,这样的策划书以后还要写N份,不如提前“练练手”,还有
校方帮着提意见呢。
3)后续的维护并不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不少同学担心社团建立起来了,但是后续发展出了问题,或者很难持续下去了怎么办?不要担心,一旦社团建立起来,你会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在帮助着你。
以Allen老师的“商业课题讨论社团”来说,社团会定期邀请名校教授来为社团学生讲关于商科的课程和知识,上完课之后还会抽时间进行小组讨论,留的作业也会进行批改。另外乔特罗斯玛丽靠近耶鲁,耶鲁内的许多校友也十分乐意帮助Allen导师一起来维护社团。
因为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校友来说,社团是一个能够帮助学生发展,能够建立起优秀人才之间沟通
的地方,他们十分愿意帮助学生维护这样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
另外社团活动并不一定所有项目都需要与社团主旨有关,而且对于活动频率没有具体要求。即便一个月进行一次活动,活动可能是一起郊游、一起看电影讨论分析,都是可以的,也不用担心耽误学习。只要团员之间有沟通,能够一起学习到有价值的东西就可以。
社团失败了怎么办?创立社团只有收获没有失去
学校没同意我的申请怎么办?
创立失败了会不会影响申请?
后续没维持下去会不会很丢人?
要是失败了什么办......
一直以来,中国的学生都太害怕失败了,因为害怕失败所以不敢去尝试,也因此错失了许多宝贵的机会。可能有许多事情的确禁不起失败,但建立社团绝对不是。当询问到Allen老师当时有没有考虑过创建失败的后果时,他表示: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朋友创建社团失败了,你会和他绝交吗?你会嘲笑他吗?不会。
学校不因为你创建社团失败而压你的成绩,反而帮你一起分析策划的不合理之处;教师不会因为创建社团失败而看不起你,反而会和你一起总结经验;朋友更不会因此而和你疏远或者嘲笑,因为你尝试了他不敢做的事。”
创立社团的重点其实并不在于结果,而是在于这是一个主动跳出舒适区的证明。对于中国孩子们来说,在异国他乡用不熟悉的语言去做一件全新的事,是十分需要心理承受力和行动力的。
作为家长,鼓励孩子去尝试创建社团,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很重要。这不是在浪费孩子们的时间,反而是孩子在尝试自主成长的表现。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策划书可能会反复修改,在招募过程中可能会碰上社交瓶颈,在后续维护过程中可能会安排出差错。但是这些都是成长的宝贵经验,孩子学会了如何系统的组织策划,如何将想法变为现实,如果和不同民族不同身份的人进行交流,如何和朋友、和社员进行配合共同进步。
这些才是创建社团的目的,也是招生官们希望看到的品质。希望每一位孩子都有将想法变为现实的勇气。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