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热爱祖国的年轻人,即便他们是日本动漫游戏的铁杆粉丝,他们也会在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维护自己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而那些没有脊梁骨、双膝发软的人,即便他们对日本没兴趣,也迟早会跪倒在其他人面前,嘲笑着中国的一切,包括中国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共青团中央
这篇文章近 3000 字,很长,但是我尽量做到言简意赅,希望看完的人越多越好。我也在这次不断找历史文献和文物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咱们国家文化自信。
近段时间,日本的传统节日——“夏日祭”,近日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榜。从 B 站主办的南京“夏日祭”被网友举报取消后,江西新余、云南大理、云南楚雄、山东枣庄、广西桂林、广东韶关等多地通告取消“夏日祭”活动。
《哆啦 A 梦特别篇——大象和叔叔》: 哆啦 A 梦与大雄欢呼“日本战败了”
其实国与国的文化交流和互相学习本就无可厚非,但是用披着漫展外衣的“夏日祭”来输出所谓的日本精神与大和文化,并得到了我们大量年轻人的追捧,企图通过一代一代年轻人的认可,淡化历史的痕迹,为全盘否定侵略者的恶行进行潜移默化的“洗脑”。
在动漫里动漫,我们年轻人所了解和羡慕的无非就是日本高级料理、人文符号和画笔下展现的民族精神,今天老于就一条一条的帮你们“拨乱反正”。(咱们只挑代表性、从我国照搬并无明显改动的,以下所有论据均有史可查)
1. 所谓的“高级”日本料理
刺身与寿司——前者在古汉语中叫“脍”,最早在周朝就有吃生鱼片的记载。孔子的《论语》中就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讲的就是吃鱼生要切成薄薄的片。《礼记》中甚至明确介绍了鱼生的吃法“脍,春用葱,秋用芥”,看来就连吃刺身蘸芥末都是跟我们祖先们学的(不过现在大都用山葵酱)。最为出名就是三国时期的名士陈登,以喜食生鱼片闻名,但当时并无生食保鲜技术,故陈登多次食用后年纪轻轻便病发身亡。
至于寿司,据历史记载,公元前 100 多年(即东汉末年),寿司已在中国流传,当时是一些沿海商旅,用醋腌制饭团,再加上海产或肉类,压成一小块,作为沿途的食粮,直至 800 年后寿司传入日本后才广泛地流传开来。
日本茶道与抹茶——起源于中国的隋朝,在唐朝、宋朝达到顶峰,特别在宋朝,已经有了完整的寺院抹茶茶道(点茶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明朝以来,中国开始流行用茶叶泡汤弃渣的喝法,传统茶磨也随之绝迹。唐朝时期,抹茶随日本遣唐使进入日本,被日本人民所接受并推崇,发展成为今天的 日本茶道。
小知识:宋代茶叶已经相当普及,那时人喝茶的方式为碾茶为末,茶末和茶汤一同喝下,因此当时流行 一种类似于今天咖啡拉花的技艺,叫作“茶百戏”,又称“水丹青”,茶汤中如水墨画般的图案须臾即灭,它成为了文人间流行的娱乐活动。陆游诗中“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分茶”,便是茶百戏。直到明代,为减轻劳役,朱元璋下令全国制作散茶,茶百戏这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2. 所谓的文化符号
樱花——这种日本民众公认的国花,起源于中国,原产自喜马拉雅山。据文献记载,两千多年前秦汉时期,宫内就有栽培樱花的,唐朝时期开元盛世,万国朝拜,日本遣唐使才将樱花带回东瀛进行栽培。
菊花——菊花是皇室家纹,是天皇之花。目前学界公认的事实是菊花起源于中国,据史料记载,在唐朝,日本来华的遣唐使把菊当做药草带回了日本。现在菊花其在日本代表了内敛、注重事物内在、返璞归真、平淡、自由的美好品德。(听着熟悉吧,这不也是照搬么,咱们随便找个小学生都能熟练背出东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吧)
日本皇室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纹”
武士刀虽说从唐刀基础改良的,甚至第一代命名为“唐样大刀”,专供皇室和贵族佩戴。但是武士刀经过日本历代工匠的不断提升,现闻名世界,这个咱们实事求是,确实不能算照搬。(日本和服同理)
木屐——日本国民几乎没有人不穿木屐鞋,并且在举行重大活动时都是穿木屐鞋,所以日本就曾经将木屐鞋认定为国宝,还向联合国提交了申遗的计划,但在我国考古发现了三国时期的朱然墓,里面出土了一件木屐鞋后,日本突然就取消了申遗计划。
3. 所谓的民族精神
武士道精神——真正的武士道是日本封建时代效仿我国儒家思想用来约束武士阶层的道德规范以及哲学。基于一些美德如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的精神信仰(耳熟不?儒家五常了解一下)。只有通过履行这些美德,一个武士才能够保持其荣誉,丧失了荣誉的武士不得不进行切腹自杀。
这样的生死观在全世界独一份。“樱花的飘落”就是他们对生死的理解,追求的是一种“瞬间美”,认为死亡是生命瞬间绽放的闪光,剖腹、殉情、自杀在日本文化中不是耻辱而是高尚,这也根本导致了日本的自杀率一直高居不下。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
其实真正的武士道精神本就跟日本国人内在性格不符。从古到今,从战国大名到现在首相,日本死在“下克上”的领袖数量也是世界独一档。可以说在二战前半个多世纪武士道精神已经完全变味儿,取而代之的是现在大行其道的“国家神道”。
素质高——说懂礼貌吧,他连历史都不承认!说爱卫生吧,核废水随便排!说诚实守信吧,连鳗鱼都造假!(日本批发商将中国鳗鱼伪造成日本国产,造假 5 年被发现后道歉)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但就这些本就是属于我们的文化,为何却在他国大放异彩?为何虚伪、消极的“大和精神”却被大量中华儿女追捧?
我认为这是因为近代中国历史和内外环境因素造成的。自鸦片战争战败后,我们国人实际上是被打蒙了,加上抽了几十年大烟,已经昏头胀脑了已经辨别不出文化优劣了,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成王败寇”的我们晃了晃脑袋就认定了侵略者全方位的领先。而侵略者呢,也恰恰是利用了我们中国当时的这种颓势和失败,以文化的形式大举进入中国,甚至我们现在出版的教育书籍,也大多是以西方思想的视角来看待我们中国的历史文化,并进入到我们的孩子们的教学体系之内。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无论向谁学习,我们首先都要把自己的历史文化讲清楚,要完整、系统地来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要把这个“本”立起来!其次,我们提倡的“文化自信”有其深厚根基,是可以真正践行的,必须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同时汲取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夯实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才能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最后祝解放军生日快乐!
大家好!我是于是乎,一名新手老白!欢迎大家点赞 + 关注,不造谣不信谣,坚持思考,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