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被誉为基建狂魔,还是近20年的事情,而美国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荣膺了这一称号。不过,美国的基建热潮过去之后,陷入了严重的停滞,以美国的机场为例:荣登2021年Skytrax全球机场排名第25名的休斯顿乔治·布什机场,现有五个航站楼中的两个是1969年开航时建成的,随后在1981、1990、2004年时分别扩建。
即便是最近的扩建改造时间,也已经是18年前的事情。然而像这个以美国前总统命名的机场,算是美国机场的幸运儿,大量的则类似于拉瓜迪亚机场,这是一个被美国先后两任总统誉为:第三世界机场的明星机场。在这一点上,特朗普和拜登难得取得了统一。
如何形容翻修前的老拉瓜迪亚机场的破旧程度呢?外面下大雨,里面水帘洞,每逢雨天,拉瓜迪亚机场随处可见的挡水布和接水桶可谓纽约“八大景”之一。
这种有损“国格”的机场,显然不够面子工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纽约市政府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要将其改造成美国机场翻新的模板工程。
美国的生产成本比较高,这个众所周知,所以这次扩建虽然经过多轮次的协商,但费用也着实不低,被定在了40亿美元。
不过,以美国人的办事风格,最初的预算从来没有被认真执行过。超前超额完成任务,那更是我们才熟悉的事情。美国人的原则是:花最多的钱,办最少的事!预算对于他们而言,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来突破!
果不其然,本来就拉胯的美国人,从立项到真正开始实施,中间竟然就整整用了5年的时间来扯皮。
扯皮结束,大家总算松了一口气,虽然时间已经是5年之后,但不影响大家欢欣鼓舞的心情。而且相较于美国其他州,纽约仅五年就完成扯皮,简直就是一个壮举。并发下豪言壮语,声称要给那些看低老拉瓜迪亚机场的人一个好看。显然美国的两任总统赫然在列。
不过,当翻新完毕,打脸也随之而来。
原本预算为40亿美元的改造计划,最终花了纳税人80亿美元,这操作很美国。不过,当兴奋的美国人总算完成这种壮举,并将其制作成视频上传到TIKTOK的时候,问题出现了。
很多到过中国的美国网友指出,就这水平甚至都不如中国省会机场十几年前的水平,并将当时拍摄的昆明长水机场的照片贴出来进行360度无死角的对比。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们终于可以恭喜美国人的基建水平堪堪达到中国十几年前的水平。然而,和中国省会机场普遍开通轨道交通网络不同,改建的机场依旧不包含这项基本功能,只能麻烦乘客坐着大巴来回。
但就这依旧让纽约民众兴奋到彻夜难眠。甚至很多网友直呼这80亿美元花的简直太值了。
这80亿都花到哪里去了呢?
airtrain快轨,这条连通新航站楼与威利斯角车站的快轨线路预算为21亿美元,而线路长度仅2.4公里。你没看错,短短一条2.4公里的机场快轨造价高达每公里8.75亿美元,况且还是条地面上的快轨、而非地下铁。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国内建设一条地铁线路单位造价约1.2亿元/公里,如果是地面轻轨的话价格约2500万/公里。
这还没完,再来看看拉瓜迪亚机场的整个扩建方案:
新造一个航站楼并且增加机坪面积,2016年开工2022年完工共耗时6年,合计花费8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约556亿,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这么多钱在国内能造出什么?
近年,中国国内大型机场都有各自的扩建计划,其中广州白云机场扩建计划花费与拉瓜迪亚机场最接近,三期扩建项目总投资544.2亿元。项目包括建设西二跑道(第四跑道)、东三跑道(第五跑道),新建T3航站楼和T2航站楼东四、西四指廊,并在T3航站楼前建设综合交通中心,引入地铁、城际铁路、高速铁路等轨道交通线路。
简单来说,白云机场造一个新航站楼、两条跑道、原有航站楼加盖设施以及配套交通设施的花费和纽约造一个新航站楼并扩建机坪差不多。再对比拉瓜迪亚机场长达6年的翻修工期,白云机场T3航站楼大约四年半就可以开航了。
中美在基建领域的对比,折射的是两个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我们进行比较依旧能够发现不同的意义:
1、中国可以自产大型工程机械,而美国需要采购。比如挖地铁隧道的盾构机,我国可以自行制造降低成本,但美国得去海瑞克购买,采购盾构机等工程设备方面就多出一大截费用。
2、美国土地多为私人所有,动迁难度大且成本高,导致建设周期与费用水涨船高。
3、各类环评与环保措施时间长、流程多。
4、新冠疫情导致的用工荒使人力成本大幅上升,高额加班工资让施工方不愿夜间施工,工期延长、租用设备费用增加都会提升建造成本。
所以面对美国,我们大不用如此悲哀,总以为外国的月亮比我们圆,其实,在很多外国人看来,我们才是月亮更圆的那个。
对此你怎么看呢?